我們專業做異形模具和異形塑料件
開模不成功,退還全部開模費
全國咨詢熱線:
13932815220
13932815220
模具加工工藝規程的內容要求
1)模具或零件的名稱、圖號、材料、加工數量和技術要求等標題欄;
2)毛坯尺寸和供貨狀態;
3)工藝定位基準;
4)成型件的加工方法和順序;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、工序尺寸和公差要求以及工裝、設備的配置;
5)各工序的工時定額;
6)確定裝配基準裝配順序、方法和要求;
7)確定試模要求和驗收標準。
模具加工工藝規程包括機械加工工藝規程、裝配工藝規程和檢驗規程三部分,通常以加工工藝規程為主。
模具制造的精加工工藝
直接影響到模具的質量的是一個模具零件的質量,因此對精加工的控制至關重要,精加工階段一般采用電加工、磨削和鉗工處理,在這個階段,許多技術參數,都應該得到很好的控制。
1、零件熱處理
需要控制內應力,在零件的熱處理過程中,保證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尺寸穩定性,隨著近年來模具工業的發展,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處理方法,使用的材料種類也在增加。
2、零件的研磨
內外磨床、工具磨床和平面磨床是機床磨削的三種方式,精磨時要嚴格控制磨削變形和磨削裂紋,因此精磨進給量要小,不能大,冷卻液要充足。
3、電氣加工控制
現代模具廠不能缺少電加工,可以分為兩種類型:線切割和電火花,加工沖床時,應仔細考慮線切割位置和路徑的選擇,最好的效果是通過打孔和穿線來實現的,加工帶錐度的凹模時,從快速高效的角度出發,先粗加工直邊,再進行第二次錐度加工,然后精加工直邊,只精加工刃口段的直邊,既省時又省成本。
4、表面處理和組裝
加工時留在零件表面的磨損痕跡和刀痕是裂紋擴展的來源,也是應力集中的地方,因此裝配前,工件應退磁,并用乙酸乙酯清洗表面,在加工后要對零件表面進行強化,以消除加工隱患,在磨削和電加工過程中,工件會有一定的磁化和弱磁力,所以很容易吸引一些小東西。
一般裝配過程中,先裝導柱導套、模座和沖模,然后調整間隙,組裝完成后,應進行模具檢查,并寫出整體情況報告,對于發現的問題,可以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,逐一檢查,直到找出癥結,解決問題。
實踐證明,良好的精加工過程控制能有效減少零件的超差和報廢,有效提高模具的一次性成功率和使用壽命。
材料方面:1、使用不適合的色母粒,耐熱性不足,造成原料在料簡內已變色或 2、除濕干燥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,使材料本身變色。塑料模具:1、澆口太小,注射過程中,產生了剪切熱,使材料發生分解。注塑工藝):1 、熔融料溫過高。
產生氣泡在原料方面的原因分析:(1) 如原料中水分含量過多,或易揮發成分超標,它們受熱后會產生大量氣體,給塑料模具的排氣系統增加額外負擔,若不能駕駛排走,它們會混入熔體中,生成氣泡。對此,應將這些原料進行預干燥處理。、(2) 若原料的顆粒太小或粒徑差異較大,使得在供料過程中混入空氣太多,氣體進入熔體的機會增
氣泡出現在較厚的制品,表面脹大,切開后斷面有氣泡,注塑加工廠在調整工藝等問題方面總計以下原因,成因及解決辦法:1、加料過程中沒控制好量,導致注射壓力過高,只需調整加料量即可;2、冷卻時間不足。可以在機器外使用冷壓模降溫冷卻;3、溫度過高,會在制品中出現分解黑線的現象。若分解情
注塑加工廠在注塑生產外殼時,冷卻是一個特殊的過程,外殼兩端的冷卻速度會比中心區域的冷卻速度快一點,而接近外殼中心處的離形腔的冷卻速度是最慢的。因此,在熱量釋放中,塑料模具的離形腔是最慢的,兩端材料雖然已經固化,但隨著外殼中心處熔體的冷卻,外殼整體的收縮還會繼續存在。又由于尖
塑料加工時塑料制品填充不足(缺料、短射)是指熔融塑料在注射時,未完全填充滿模具型腔內某個角落,即產品未填充完整、缺少一部分的狀態。材料流動末端出現部分不完整現象或一模出多穴產 品中有一部分填充不滿,特別是薄壁區、薄筋位、深筋位或流動路徑的末端區域。填充不足這種缺陷在大尺寸產品